在专利申请的时候,很多企业选择去找一个 专利代理人 去跟进自己的专利申请。那么专利代理人是什么?在客户的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专利代理人能为其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很多企业都" />
在专利申请的时候,很多企业选择去找一个专利代理人去跟进自己的专利申请。那么专利代理人是什么?在客户的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专利代理人能为其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会在专利注册的时候选择专利代理人呢?
专利代理人,顾名思义是指在专利代理机构专门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成为专利代理人必须双证齐全,持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和《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的人才能从事担任这一岗位的工作。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利代理人
一般要成为一名专利代理人需要精通某一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还须在中国专利局登记过。
成为专利代理人的相关要求:
(1)年满十八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国家承认的理工科大专以上学历;
(3)掌握一门外语;
(4)熟悉专利法和有关的法律知识;
(5)从事过两年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6)通过专利代理人的合格考试。
由此可看,专利代理不比一般的业务代理,他对代理人的技术领域专业度、专利法法律法规、外语能力等都有不可忽略的严格要求。这些能力要求不是每个人都符合的,严格的考试,最终通过不断学习、历经重重考验最终过关斩将的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专利代理人。
专利代理人能做什么?他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
1、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发明人能研发出符合申请专利的新技术方案或创新外观设计,但不一定能写出对应的专利申请文件。这些文件需要按照规定撰写,必须专业、小心、严谨,因为这份文件一定程度决定着专利权授予的成败及专利保护范围。
2、代办专利申请的一切事宜,包括在专利审批阶段答复专利局的各种通知书,修改和补正专利申请文件。
3、帮助客户应对专利侵权诉讼和无效宣告等事务,相当于律师的身份。
4、为企业提供专利战略布局,包括专利挖掘、专利保护、规避侵权等。
5、提供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著作权、软件版权登记等。
在信息时代,技术主导的时代,请一个专利代理人能为你的专利申请解决很多麻烦,让你的专利成功顺利的申请成功。
其他相关
更名
鉴于专利代理在专利制度正常运转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2月11日公布的《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将"专利代理人"称谓变更为"专利代理师",并从资格证的获得、执业证的颁发等方面予以了全面规定。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变更是为了提升从事专利代理事务的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并且参考了国内其他需经行政许可才能执业的专业人员的称谓,如律师、医师、注册会计师等,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专利代理执业人员称谓,才做出变更。
准入
经国务院同意,人保部于2012年5月15日发布了清理规范职业资格第一批公告,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的专利代理人被纳入第一批公告的准入类职业资格。
第一批公告的职业资格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两类职业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包括专利代理人等36项,主要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由人保部会同国务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发展和管理需要,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规定设置的;上述两类中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应国家职业标准以及有关规定设置的。专利代理人的设置依据的是国务院颁布的《专利代理条例》。
自国务院1991年颁布《专利代理条例》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组织了13次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4496万人获得专利代理人资质。
数量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代理机构共1098家,专利代理人共10513人(注:因每月都有新办、转所、注销的专利代理人,故此数为一个动态数)。
2014年12月新颁发专利代理人执业证115个;办理转所(包括补办)专利代理人执业证84个;办理注销专利代理人执业证64个(注:《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专利代理机构与专利代理人解除聘用关系的,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收回其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出具解聘证明,并在出具解聘证明之日起的10日内向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办理专利代理人执业证注销手续,故办理注销后并不意味不再从事专利代理工作)。
2014年1-12月新颁发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共1825个,占专利代理人数总数的17.4;办理转所(包括补办)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共786个,占专利代理人总数的7.48%;办理注销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共884个,占专利代理人总数的8.4%。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5517851322】和我们平克曼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